南京大屠杀三十万怎么来的

南京大屠杀三十万怎么来的 南京大屠杀期间三十万同胞的罹难,是经过严谨调查与充分证据确认的历史事实。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军攻陷南京城后,在指挥官松井石根与谷寿夫的率领下,展开了持续六周的血腥暴行。战争结束后,当时的国民政府立即着手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取证工作。根据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详细核查,确认日军在南京实施的集体屠杀事件共二十八起,遇难人数超过十九万人;另有记录在案的零散屠杀事件达八百五十八起。这些数字来源于幸存者证言、慈善机构收殓记录、国际友人日记档案以及参与掩埋工作的红十字会报告等多方证据的相互印证。 当时参与尸体掩埋的慈善组织,如世界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崇善堂等机构,都留下了详实的工作记录。这些机构在城内外共收殓了超过十五万具遗体,其中世界红十字会处理了四万三千余具,崇善堂收殓了十一万余具。这些原始档案至今仍保存在各地档案馆中。同时,留在南京的国际人士,如约翰·拉贝、明妮·魏特琳等,在他们的日记和报告中都详细记载了目击的屠杀暴行。这些来自第三方中立观察者的记录,为历史真相提供了重要佐证。 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理过程中,综合考量了各类证据,包括日军部队作战日志、俘虏处置记录等军方文件,最终采信了“二十万人以上”的遇难数字。这个结论与中方调查结果相互印证,共同构成了三十万遇难者这个历史定论的基础。这个数字不仅代表着一个个逝去的生命,更是对这段历史的深刻铭记。它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的可贵,也警示世人必须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人类的尊严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