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你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三观崩塌的事情?

我们两人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被当场发现,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这一点我完全能够接受。毕竟违反校规在先,接受训诫是理所应当的。然而班主任后续的处理方式却让人如鲠在喉。他不仅查阅了手机里所有的聊天记录,更令人不安的是,当他发现班级内部有个由数学老师创建的交流群后,竟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所有在开学后发过言的同学全部列为处理对象。 这个群组本是数学老师为方便我们探讨课业问题而设,平时大家会在里面讨论习题、分享学习资料。班主任却将这个学术交流空间与违纪行为混为一谈,仿佛这个群组成了滋长不良风气的温床。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并未事先了解这个群组的性质和用途,仅凭主观臆断就作出了处理决定。 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不仅伤害了被牵连的同学,更在班级内部制造了紧张氛围。原本融洽的师生关系出现了裂痕,同学们对班主任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作为教育者,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理应更注重方式方法,既要维护纪律的严肃性,也要尊重学生的基本权益。过度干预和不当处理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目的,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在学生心中埋下抵触的种子。这件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规则的执行需要智慧,管理的艺术在于把握好分寸。